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具科普知识栏   内容

中国历史、宋代文化史:书写工具的改进

cnnbsa发表于 2019-08-02 10:50:59 阅读次数:0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宋代对于书写工具的改进

这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相对提高,在书写工具方面也有所改革,制作越来越先进精细,直接影响着宋代书法的创作。

汉晋时,笔锋多用兔毫、鼠须和狼毫,且多做枣心,毛中裹核如同枣子,取其含无胶的石墨少,以便于书写。至宋代,这种笔已不大适用,陈槱《负暄野录》云:“古人用狸毛、鼠须,今都下亦有制此者。大抵只是于兔毫中入数茎同束。闻之工者,但云可以助力,且作美观,然不可多用,多则大粗涩”。北宋时羊毫笔已普遍使用,苏易简《文房四谱》载:“今江南民间使者,则皆以山羊毛焉。蜀中亦有用羊毛笔者,往往亦不用兔毫也”。羊毫比狼毫柔软,富于变化,更适于气韵生动的行草书,这也是造成宋书尚意的客观原因之一。在笔的制作方法上,宋代也有枣心进展到无心散卓,以宣州诸葛高最为出名。

他在唐末鸡距笔和散卓笔的基础上,作无心散卓笔,锋长一寸半,将一寸束于笔管中,以紫毫为主,软硬兼备多锋长而圆健,含墨远较枣心笔多,使用时婉转如意,流畅自如,而且润软不燥,最受书法家喜爱。苏轼、米带等都常用此笔。苏曾说:“宣州诸葛氏笔搜夭下久矣,纵其间不甚佳者终有家法。如北苑茶、内库酒、教坊乐”。其推重如此。这种笔对于追求气韵的宋代行草书家无疑是如虎添翼。黄庭坚就说过,苏轼用宣城诸葛笔作字,疏疏密密,随意缓急,而字间妍媚百出,婉转可意。当时诸葛笔的价值有“一枝酬十金”之说。

两宋以制笔名家者也不少,钱塘程奕,嘉阳严永,弋阳李展,四明吕文质等,都受到书法家的交口称赞。

 

宋代制墨也有所发展,配料精致,并形成一整套的操作规程,以徽州墨最为驰名,成为江南制墨业的中心。早在唐末五代时,易水墨工李超、李廷硅父子迁居欲县,爱此地水质之美,并总结了前人的制墨方法,世称“易水遗规”,制成“李墨”,或称“廷珪墨”。五代以后,歙墨年年作为贡品入京。北宋宣和年间,歙改为徽州,遂称为“徽墨”。据地志记载:“至宋,徽州遂岁以大龙凤墨千斤充贡。仁宗嘉祐中,宴近臣于群玉殿,以李超墨赐之,日新安香墨。其后,赐翰林皆李廷玲双龙脊样品尤佳”。宋代徽墨一般分为松烟和油烟两种,拈来轻,香彻肌骨,研磨极清,至尽而香不衰。墨锭本色闪兰光,而且在艺术加工上颇具匠心,有“盘龙鳞须”、“狡倪”、“九子”、“犀角盘双龙”等等,并加有麝香、金箔等贵重原料。

《墨史》称:“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踰数十幅,不耗一二分”。宋人记载,“徐炫幼年曾得李超墨一挺,长不过尺,细裁如筋,与其弟徐锴共用,每日书不下五千字,十年乃尽。磨处边际如刃,可以裁纸”。至北宋末,李廷珪墨也不多见,有谚语说:“黄金易得,李墨难求”。徽宗时,真定墨工陈赡也负有盛名,所制松烟当时“一斤值五万”。两宋制墨名家尚有潘谷、张遇、昊滋等。

由于毛笔和墨的发展,对纸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宋初,纸的品种不断增多,使用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不断进步,书写纸洁白平滑且易于受墨。据宋人记载,纸的生产原料也是多种多样,“蜀中以麻为纸,有玉屑屑骨之号。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此土以桑皮为纸,刻溪以藤为纸,海人以苔为纸,浙人以麦茎、稻杆为之”。在四川益州,还专门生产一种文人信笺纸,染成十种颜色,称为十色笺,每张都在雕花的方版上研过,隐隐有花木麟鸾图案,甚受书法家喜爱。北宋末,竹纸也开始生产使用,《东坡志林》中云:“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到了南宋时,书写大量使用竹纸,《嘉泰会稽志》载:“刻之藤纸,得名最旧,其次苔笺。今独竹纸名天下,竹纸上品有三,曰姚黄,曰学士,曰邵公,工书者喜之”。

 

同时,徽州已经成为宣纸的生产中心,品种也在增多,新安的冰翼、玉版,欲县的龙须、京艘纸和团花、碧云笺都有很高的声誉。后人有记载说:“徽州欲县地名龙须者,纸出其间,光滑莹白可爱。……东坡、山谷多用之作书写字”。当时宣纸质显不但很高,而且尺幅也有很长的,以50尺为一幅。宋人说:“歙民数日理其楮,然后于长船中以浸之,数十夫举抄以抄之,傍一夫以鼓而节之。于是,以大薰笼周而焙之,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可见这时宣纸的制作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这种造纸的场面也是非常壮观的。

 

其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