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内容

大学生心系静乐支教孩子本报牵线热心人送文具送新衣

文具协会发表于 2012-11-16 14:36:28 阅读次数:0
  “静乐县有一所小学需要一些学习用品,还有几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希望爱心人士能对他们进行帮助。”前几天,本报新闻热线接到了山西大学学生张强的电话。他说自己曾在静乐县娘子神乡西会村中心小学支教,看到8月13日本报“爱心小伙上门家访,每人资助8000元”的报道后,希望可以与爱心小伙李先生取得联系。经本报记者联系,昨日,李先生和朋友王先生一起带着学习用品、羽绒服等来到西会村中心小学。中午时分,他们还带着二十多个学生一起下馆子。

       昨日上午9时许,李先生、王先生和记者一行3人从太原出发。在路上,李先生说张强已经于10日到了西会村,因为他想带孩子们去县城的饭店吃顿饭,但是没有交通工具,就让张强先过去联系两辆面包车。

        说起去饭店的原因,李先生说,张强告诉他,西会村虽然是乡里比较大的村子,可是村里很多家庭只有过年过节时才会吃得丰盛些,平时就是小米、稀饭、土豆……因此,李先生决定在捐赠物品后,再带孩子们去下馆子。

       由于10日刚下过一场雪,通往西会村的路并不好走,部分路段还有积雪。直到11时许,记者一行才赶到西会村中心小学。李先生和王先生顾不上喝水,赶紧从车上把送给孩子们的新羽绒服拿了下来,一起带来的还有50本新华字典、50本英语辞典、尺子圆规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并给17名情况最特殊的学生送上了羽绒服。“我提前让张强量了孩子们的身高,然后特意买了大一码的,这样能多穿几年。”细心的李先生给女孩子们买的羽绒服还是两用的,下半截可以拆下来。“上下学路上,她们可以穿长款的,回到教室里再弄成短的,很方便。”

       在孩子们换衣服的间隙,段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西会村中心小学目前有150多名学生,共6个班,每个年级1个班。除了本村学生外,多数都是附近小村庄的学生,因为路远,他们只好住校,其中最小的只有9岁。这次李先生捐衣服的17名学生都是住校生,他们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父母双亡,但孩子们学习都很努力。


       段校长说,在非住校生中还有一对兄妹。他们家里共有4个孩子,母亲和大哥都有病,父亲又要照顾家又要打工挣钱,条件很差,兄妹俩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给的。听到这里,王先生立即请段校长叫来兄妹俩,然后给他们每人口袋里塞了500元。

        中午12时许,张强联系的两辆面包车来到学校。除了17名住校生,还有几个学生临时没回家,李先生决定带他们一起到县城的饭店里吃饭。为了让孩子们多吃点肉,李先生特意多点了些荤菜。每当有新菜上桌,很快就被一抢而光,不一会儿,3个桌上就剩下了空盘子。吃饱喝足后,面包车又把孩子们送回了学校。

       临别,李先生和王先生向段校长承诺,以后每个学期班上的前3名学生,他们都会提供新衣作为奖励。另外,孩子们如果将来考上大学而家庭有困难,他们也会尽全力提供帮助。(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
 

其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