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内容

民营企业“走出去”:缺人才 少平台

文具协会发表于 2013-03-13 10:42:33 阅读次数:0
    在中国经济发展舞台上,民营企业的角色日渐重要,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民营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已经吹响征战国际市场的号角,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生力军。今年两会期间,民营企业“走出去”话题热度不减。无论是从金融支持的角度,还是从减免调整企业赋税的角度,代表委员们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代言”,希望为其营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助其扬帆远航、走向国际市场。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这位“老贸促人”耐心地与记者分享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实践案例,并深有感触地表示,民营企业“走出去”虽然会遇到困难,但困难并非无法解决,民营企业有能力接受国际市场的挑战。
        3月11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万季飞再次当选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民企不惧全球风浪
        有企业家曾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如果把中国民营企业比作大鹏,那么,它的翅膀硬了吗?”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风头正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诱因之一,但是,民营企业能否很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还是一个疑问。
        时过境迁,事实一再证明,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民营经济在“走出去”过程中丝毫不逊色于其他经济形式。据统计,中国非金融领域海外投资中,民营企业占比已达到40%。由于船小好调头,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时表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万季飞表示,民营企业“走出去”,一方面是出于企业自身跨国经营的意愿,希望借此扩大经营和占据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来说,民营企业“走出去”极大地扩展了对外贸易和合作的范围。   “这是一件既有利于企业自身也有利于国家的好事。”他说。
        风险很多  支持尚少
        尽管已经有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国门闯下一片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化道路上,民营企业只是借势得力,取得了很好的开局。可就整体而言,民营企业“走出去”还处在初级阶段。“现在,民营企业‘走出去’遇到的困难可不少。”万季飞说。
       随着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速,海外投资合作的风险不可避免地在增加。万季飞认为,民营企业“走出去”首先要面对的是风险问题。他把民营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具体划为政治风险、市场法律风险、项目评估风险3个种类。“在海外市场,企业并不能完全照搬在国内市场打拼的经验,有时需要按照当地的规则和法律来办事。”万季飞说。
       同时,万季飞认为,在融资方面,很多已经“走出去”和正待“走出去”的民营企业都急需得到相关支持。
       据记者了解,多数民营企业在境外市场获得的认知度并不高,难以得到当地金融机构的青睐,所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增加。万季飞还指出,特别是在进行一些资金需求比较大的项目以及收购、并购国外企业时,民营企业急需在金融方面得到支持。“现在,中国企业面对的融资审批程序相对繁琐。对于民营企业来讲,相关手续应该予以简化。”他说。
找的是人才  要的是平台
        如果说资金和风险是阻碍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闸门,那么人才就是打开这些门的钥匙,但现在,民营企业缺的就是这把钥匙。
        在采访中,万季飞反复强调人才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他指出,民营企业十分缺乏掌握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和海外市场、善于帮助企业在全球市场进行运作的复合型国际经营人才。
        有报道显示,不少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受阻,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一开始并没有请到顶级的人才为他们的境外投资项目服务。大型企业尚要为缺少人才“挠头”,何况整体规模相对“浓缩”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求贤若渴,万季飞疾呼各方能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如果人才供给方面能够得到保障,我认为,之前提到的风险都能有效避免。”他说。
       当然,除了人才之外,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寻找着“走出去”的平台。在采访的最后,万季飞特别提到了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他认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往往还会因有心气、没途径而烦恼,而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恰恰为民营企业出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政商学各界人士汇集于此,国内的企业通过这一专业平台结识了众多国外企业和投资促进机构,达成了诸多合作的意向,对促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万季飞说。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其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