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内容

制笔之都:“把创新放出笼子”

文具协会发表于 2013-05-28 09:53:08 阅读次数:0

 

在爱好笔业自动化生产车间,一支支笔从自动装笔机内“走”出。 苏巧将 摄


        近日的一个中午,临近午饭时间,爱好笔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依然在作业。在自动装配流水线上,笔头、笔帽、皮套等零部件通过传送器滚动出来后就装配成了一支成型笔杆,整个环节全自动且简洁快速。一名工人向记者介绍,他们正在生产一单价值十几万美元的水彩笔和蜡笔,一周后准备发往美国。

       这样的订单对爱好笔业来说,每年都有不少。

        温州制笔产业初创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二十多年来,该产业已从家庭作坊生产逐步转入工业区生产建设,现已成为龙湾区重点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有制笔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拥有“中国制笔之都”称号。参照全国制笔行业修订的标准,温州市制笔行业已建立圆珠笔、自来水笔、铅笔、圆珠笔油墨、白板笔、记号笔、荧光笔等12个行业标准,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产品出口南北美洲、欧洲、中东、东亚及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不久前,我市有关人员做了一份行业调查,发现近年来,温州的制笔业虽然在发展,但是行业存在“企业困难”的问题。量大、价低、利润薄,销售额度跟不上原材料上涨幅度,招工难、技术创新不够,土地资源紧缺等,成为温州制笔业发展的瓶颈。

         谈起笔业现状,温州市制笔协会会长南中德喜悦中也透着忧虑。他说,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给制笔业造成较大压力。如,塑料粒子从开始的每吨7000—8000元左右,到现在每吨15000元。劳动力成本增加又是企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制笔业微薄的利润空间变得狭小,“用工荒”带来很大的困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目前,对于核心技术笔尖和珠心,还是依赖进口为主,高端的产品上不去。

       爱好笔业有限公司副经理南宪德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虽为全国有名的圆珠笔产出地,但温州出产的圆珠笔售价并不高。平均每支笔的销售价格不到0.1美元,利润仅1分钱,而施华洛世奇的礼品笔,售价则高达330元人民币。

       究竟是什么核心因素,直接制约了温州笔业的发展?

        “主要是创新还不够。”南宪德说,爱好笔业在韩国、上海、温州各有1个研发中心,致力于水性笔、中性笔、金属笔、水彩笔、活动铅笔、记号笔、蜡笔等笔类产品和文具、办公用品的开发生产,拥有20多个品项上千款产品和280多项有效专利,在国内实现内销市场全覆盖。但是,制笔高新技术创新上的不足,还是成为企业发展的软肋。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转变经营模式,储备提高创新能力的资金,引进人才,摆脱体制、机制的束缚,真正激发创新思维,“把创新放出笼子”,已渐渐成为企业主的共识。

        爱好笔业已做了新的尝试。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引进高精尖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 ,建立了国内制笔行业最先进的制笔模具中心,为专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和品质保证。近期,还投资了2亿左右,引进了瑞士的生产不锈钢笔头的设备,建立了国内制笔企业最大的不锈钢圆珠笔头生产车间。此外,公司还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司的产品研发中心专门组织产品研发。“现在我们的笔尖终于不依赖进口了,类似生产带弹簧的笔尖,这么高技术的模具现在也都能自己生产了。”南宪德介绍。

        “企业有了创新,就犹如死水潭里激起浪花。”在创新的重要性方面,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葛建军也深有同感。他表示,公司的品牌经过五年的打造、沉淀,企业形象升级较快,内销增加幅度很大,今年达到了近60%。这几年,公司在产品技术创新、研发上费了不少工夫,300多场工人培训、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实力。

        对于整个制笔行业在创新方面的发展之路,南中德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面对这种困境,温州制笔企业必须走三条路。一是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的力度,如引进瑞士夏米尔电脉冲、慢走丝线切割、三维测绘仪、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使制笔的制模装备居全国领先地位;二是深入开展科研挂钩合作,对笔头、墨水、笔珠、自动化装备等核心技术进行研发攻关,同时也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三是加大创新人才的积累。创新更大程度上关乎文化和思维模式,创新需要自由的环境与空气,因此,为人才提供自由呼吸的空间至关重要。来源:温州日报瓯网
 

其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