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内容

85岁老人贵阳最后的修笔匠 追忆修笔的岁月(图)

文具协会发表于 2013-07-11 09:26:10 阅读次数:0

        曾几何时,外衣口袋上要不挂上一支钢笔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若挂上两支钢笔那更了不得了,肯定是“墨水满肚、签字算数”的饱学之士,若挂上三支钢笔,那就更了不起了,不是“卖笔的”就是“二百五”,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句笑谈。但钢笔,在以前国人的眼里,不光是书写的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一辈子和钢笔打交道

  记者从老王家巷的坚守者——手工打耳洞的陈老伯那得知了“贵阳”王大爷的电话,“当年他就送过我一支英雄800的金笔,我现在都保存起的。”一位当年王家巷的老街坊十分骄傲地说道。

  在市西路公山坡一栋老居民楼里,记者找到了85岁的王贤卓老人,微微有些驼背的老人听说记者是为“笔”而来,迫不及待地让记者前去观摩他的“宝贝”。据老人的五儿子王跃进介绍,老爹可算是贵州省修钢笔的专家,不过老人如今的眼神和身体已无法坚守那份老行当了,而儿女们更是觉得修钢笔“发不了财”只能混口饭吃,所以无一继承老人家手中那份“典雅的老行当”。为什么说是“典雅”,用老人的话说,与他打交道的都是文化人。

  如今王贤卓与老伴住在一间不足50平米的老房子里,但说起这间房子,老人很欣慰:“不要看又小又破,这也是我修钢笔修来的。”

  祖籍安徽的王贤卓跟随双亲从小在武汉长大,“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家从湖北逃到广西,最后来到贵州。”而就在王贤卓跟随家人四处躲避战乱的时候,14岁的他便跟着家中的大哥、二哥研究起了修钢笔,直至在贵阳落脚,三兄弟便分别在贵阳开起了修笔铺子,在1992年与1998年,老人的两位兄长都相继离世,只剩下王贤卓老人孤零零地坚守着修钢笔的老摊子,而这一修就整整修了60多个年头,老人伸出因常年修钢笔变形的双手说道:“我这一辈子都在和钢笔打交道。”

  记录时代的笔尖

  王大爷介绍,钢笔是在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在他修钢笔的时候,多是军官、资产阶级、富商拿着钢笔来修,“那时候钢笔都是派克、犀飞利这些进口钢笔,有些钢笔一支就要卖20个大洋,当时20个大洋都可以买一栋房子了。”直至上世纪50年代国家提倡“扫盲”,以及上海英雄钢笔厂的“英雄”赶“派克”的技术更新,普通老百姓才开始大范围地用上书写流利的钢笔。

  “这支是和何应钦接受日本鬼子投降时签字用的派克51同款笔。”老人迫不及待地拿出他的收藏品让记者观摩,“以前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也是用的派克蓝宝嘛。”老人平常看电视时,他最关心名人们用的什么钢笔。“不像现在的人大多用的是什么圆珠笔、水性笔,写出的字哪会有钢笔好看嘛。”老人失落地说道。

  王贤卓老人年轻时,就常提着工具箱去到贵州各地,为乡村教师们修理钢笔。“他们对我尊敬得很,虽然我没有多少文化,但毕竟都是和文化人打交道,到现在我认识的都有好多位是教授级别的啦。”

  王贤卓老人曾在1958年获得过“贵州省修钢笔第一名”、“技术革新能手”等光荣称号。因为没有资金租铺面,老人的修笔摊一直是游摊,从王家巷到中山西路到后来的人民剧场门口,四处打游击。“原本正正当当的行业,受人尊敬的行业,到了现在却成了影响市容市貌。”老人的语气中透着万般无奈。

  “吸墨水的有板水式、皮胆式、弹簧式的,笔尖有鸭嘴形的、包尖型的,光是品牌什么华芙、大金星、永生这些都上百种,型号更是上千种。”老人介绍起老朋友,“用这个给钢笔车螺丝、螺帽,大改小,用这个给钢笔抛光,用这个给钢笔笔尖点金。”老人迫不及待地给记者演示修钢笔的各个程序,但看着老人颤抖的手、泛黄老衬衫胸袋里的钢笔,以及老人家里放着的七八个旧皮鞋盒装的旧钢笔与配件,多少有些岁月无情的唏嘘感。来源:贵州都市报

其它新闻